文章排行

小厂乡友义完小“帮扶”之行

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李艳春 发布时间:2015年04月24日点击数: 字体:[小 大]

    一潭清泉,微风拂过,总有拍打的声音。不怎么闻窗外事的我,就把它想

 

为:教研改革与创新的方式之一吧。我能成为路上的一员,很幸运。接到通知,

 

我也就按部就班,踏上第一次“帮扶”之路。(说帮扶,对我来说,重了,是学

 

习,是成长。)

 


    久违了——小厂乡友义完小

 


    9月21日下午5点,推开车门,学校的老师们就七脚八手帮我拎东西,主动搭

 

讪,那热情劲就是足,不因我是老熟人。这一切是那么熟悉,熟悉之中有几分陌

 

生。那一棵柿子树,枝叶更加繁茂了,柿子一个挨一个,生怕找不着位置;三角

 

梅也更加有形了,楚楚动人;花坛的绿,也呈现出一双双手捧来的沃土;学校也

 

增添了好几件“新衣服”;外脸更加粗糙的井,水还是那样甜。在闫校长等人的

 

帮助下,我的“窝”很快布置妥当了。饭后,来到以前老公种的那块地,小白

 

菜、茴香等蔬菜,让人历历在目。可惜的是收获的季节还有空地,一块地,种

 

了,总会有收获的。

 

 

    太多了——我的第一次

 


    第一次见面很兴奋。9月22日早7点,走进五年级,学生们起初对我怀有戒

 

心,不一会儿,也就围着我不停地问这问那,七嘴八舌地向我介绍班里的情况:

 

谁是班长,谁最调皮,谁学习最好……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一个孩子上下打量我

 

一番后,轻声说:“这个老师声音那么大,肯定凶。”真是一群有意思的孩子。

 


    第一次滔滔不绝的发言。听完第六节课后,闫校长召开了教师会。闫校就我

 

的到来做了简要的说明,肯定了“帮扶”活动之重要;简单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

 

况;接着强调了要善于学习,接受李老师对我们提出的不足之处,希望李老师把

 

遮小的教学、管理等方面不吝赐教。根据会议议程,我也就把我这几年对学校的

 

所看所思做了简要介绍,归纳为:“办学理念鲜明——为孩子提供一生值得回忆

 

的小学教育;‘三风’突出;常规有条有理(举例说了很多具体常规工作);制

 

度很完善,大部分已经转化成个人原则;领导身先士卒,赏罚分明;各尽其责,

 

又相互团结;学校会创造舞台,就看你这个演员的本事;工作纪律很严实;很多

 

老师都能把教学看成是分内事;最关键的是:学校让我们觉得,我们是为了办学

 

理念或某个中期目标而工作,不是为校长在打工……”长达半小时的发言,我都

 

不好意思,不知从哪里一下子蹦出这么多“墨水”。遮小也是我们一生值得回忆

 

的工作场所。接着老师们各自发表了各自的看法;最后闫校长就所说的做了对

 

比,进行了反思。个人认为我们学校是赢在方向。

 


    第一节上课,完全俩回事。我上了五年级的《确定位置》,完成下来,事先

 

预约的精彩,实际中完全是俩回事。虽然,老师们给了我很大的肯定,但一节课

 

知识容量大,学生无法消化,学生对确定位置的坐标掌握不到位,建议我在以后

 

教学中多做知识点的示范。

 


    第一次不留情面的评课。结合一周的听课记录及教师们的互听,征得学校同

 

意,由我和赵老师组织了数学互辨活动。首先,赵老师(教导主任)做了发

 

言:“这是我校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,请大家老师畅所一言,不要顾虑什么,

 

请李老师多说不足之处……”老师们一个接个叙述了 观点,“听了李老师上的

 

这二节课,受益非浅,有条有理,学校的模式也结合得很好”;“是呢,我们就

 

是没有好好的运用‘335’模式,课前没有充分准备”;“课堂上,学生提出的

 

问题,因老师没有准备,没能给予解答”。轮到我,我也实打实的说(归纳

 

为):“优点1、一到六年级的数学老师,在课堂上都能照顾到班上的每一个孩

 

子,从孩子的言行,回答问题中,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孩子如何获得知

 

识。2、‘335’模式的展现,增补了我的数学课堂……不足1、三年级金老师的

 

板书设计不够合理;2、六年级闫老师应对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题,应给予及时解

 

决;3、赵老师应注意对低年级孩子在课堂上调整纪律的指导。因这里的孩子,

 

多数是留守儿童,给班级管理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困难,我个人认为,开导、呵护

 

学生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,大家共同努力。还有班级文化是促进学生学习的

 

主要阵地,(一至六年级都重新换了班级黑板报,并进行了手抄报比赛。)

 


    第一次“帮扶”生活是快乐的。几天,点点滴滴,很辛苦但值。友义完小教

 

师的团结、热诚、朴实等,将会成为教学路上的一盏灯。片言碎语,难于释怀,

 

说声谢谢!

 

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4/9/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