遮岛中心学校三年级语文教研简报
2016年3月10日,遮岛中心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在经历了集体备课、磨课后,聚集我校阶梯教室开展教研活动,聆听赵秀清老师上的公开课《女娲补天》。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。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,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。赞扬了女娲的勇敢、善良的品质,不怕危险、甘于奉献的精神。选择这篇课文的意图,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,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;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、不怕困难、甘于奉献的精神。课文想象丰富,叙述生动,能让学生从中受到人格的熏陶。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,怎样冒着生命危险、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;难点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。
在这节课上,赵老师围绕“正确——流利——有感情”这三个目标指导朗读训练。为了更深入、准确地体验情感,老师指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来做文章,通过细心揣摩,入情入境地朗读,使学生获得体验、升华情感。课文的文字浅显易懂,表现人物精神的关键语言文字也是不难理解的,但如何从浅显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来,确实需要利用想象挖掘文本的空白点,将文本再创造,以充实内容,使人物形象饱满,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,培养丰富的想象力。所以在课堂上赵老师设计了补白想象:让他们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,听到了什么?学生说得较好。有的说:“我仿佛看到洪水冲来,房屋倒塌,人也被冲走。”有的说:“我仿佛看到孩子们在哭着寻找爸爸妈妈。”在这些补白想象中,进一步体会到神话的神奇,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,积累并运用了语言。
课后教研组的各位老师就这堂课各抒己见,展开激烈的讨论,明晰“学导课堂”的有效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