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排行

美化家园教学设计

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佚名 发布时间:2016年07月29日点击数: 字体:[小 大]

 

教学设计

学校:遮岛中心小学    年级:二年级     科目:品德与生活

学科长审核意见及签名:   

课题:第二单元课题《美化家园》    话题一“给垃圾找家”     

备课组长: 杨兴玉、刘安波

执笔人:孔开芳

备课组成员:董双萍、刘婧、雷佩 

授课时间: 2016 年 4月 7 、8 日

执教教师提出修改意见或课后反思:

一、教学内容及说明:

1.内容: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》二年级下册第22、23、24页的内容。

2.说明:本单元对应的“三条线轴”内容是“儿童与自然”,对应的课程标准是“保护环境,爱惜资源”。具体说是这四个方面:健康安全的生活;愉快、积极的生活;负责任、有爱心地生活;动脑、有创意的生活。我选的是主题二:《美化家园》中的第一个话题“给垃圾找家”。这个话题,结合学生生活实际,启发学生思考“垃圾应扔哪儿?怎样进行分类?我们还可以为环境保护做什么?”这些问题。都比较贴切学生的生活。 

二、教学目标及说明:

(一)教学目标:

1.知识目标: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,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。懂得合理妥善地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。 

2.能力目标:通过调查、交流,初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。

3.情感目标:乐于参与垃圾分类处理的活动,在生活中愿意尝试做分类处理垃圾。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;能有创意地利用废旧物品,为美化家园、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。

(二)教学点:

重点:懂得合理妥善地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。

难点:身体力行, 为美化家园、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。

知识点: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,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。

能力点:懂得合理妥善地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。

教育点: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;能有创意地利用废旧物品,为美化家园、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。

三、问题与诊断分析:

学情分析:通过课前调查,我发现二年级学生虽然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,但是他们仍然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提醒;虽然他们能够列举生活中很多垃圾的名称,但他们不知道这些垃圾如何正确的分类;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可以节约资源、减少浪费、美化环境的。因此,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,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。

教学方法:应用情景教学法;应用图、文、音像法等。

学法指导:讨论交流法;合作探究法。

四、教学支持条件:

1、多媒体课件。

2、教师准备:垃圾分类资料,垃圾对人们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图文、音像资料。

3、学生准备:调查了解周围环境问题,收集可以变废为宝的废旧物品。

五、教学过程设计:

教学基本流程:创设情境,导入新课—自主学习—合作探究—精讲点拨—课堂巩固检测—课堂小结

教学情境:

(一)创设情景,导入新课。

1、同学们,看到可爱的你们,看到你们美丽的校园,就想和你们一起品读一首关于《家》小诗:

悠悠的白云累了,要回蓝天这个家;欢乐的小鸟倦了,要回树林这个家;春天的雨儿累了,要回大海那个家;欢快的鱼儿困了,要回江河那个家!

2、仿写小诗:开学的时间到了,同学要回(   )这个家;上课的铃声响了,学生要回(    )这个家;白色的纸屑想飞,你说该回(    )那个家;成堆的垃圾要走,你说该回(     )那个家!

不管是谁都有自己的家,你喜欢什么样的家呢?(观看家乡视频)

3、看到这样的生活、学习环境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?(在这样的学习环境,我们会学习得更好的。在这样的环境生活会舒服等)

4、前不久老师也拍到了肮脏的画面,孩子们请看。(出示脏乱的图片。你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吗?那你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呢?)

5、小结引入课题:是呀,干净、整洁的环境令人愉快,肮脏的环境令人不愉快,导致我们不愉快原因主要是有太多的垃圾。这些垃圾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环境,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五课《美化家园》——给垃圾找家。(板书课题:5、美化家园)

(二)自主学习

活动一:垃圾知识知多少

1、提问:在家里或学校倒过垃圾的同学请举手。具体倒过什么垃圾?学校会有什么垃圾呀?

2、小结:是呀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会产生许多垃圾?请同学们想一想,我们梁河一天会产生多少垃圾?(出示梁河一天会产生垃圾的数量)

(三)合作探究

活动二:减少垃圾的办法

1、我们如何想办法减少垃圾呢?(小组交流如何减少垃圾调查表)

如何减少垃圾调查表

垃圾名称

减少的办法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……

 

2、反馈小结。(一次性筷子在制作过程中用双氧水漂白,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,对口腔、食道甚至胃肠造成腐蚀;打磨过程中使用滑石粉,清除不干净,在人体内慢慢累积,会使人患上胆结石;而且据资料显示,我国每年大约生产450亿双一次性筷子,消耗林木资源近500万立方米。而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,仅能制成3000至4000双筷子。一次性塑料袋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散落在城市街道、旅游区、水体中、公路和铁路两侧造成“视觉污染”污染外,它还存在着潜在的危害。 塑料结构稳定,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,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。这就意味着废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,将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断累积,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。看了这些数据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?出行购物时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塑料袋呢?如何减少这些垃圾?)

 

(四)精讲点拨。

活动三:给垃圾找家家

1、垃圾也有自己的家,咱们来读一读,看一看。(出示课件)

2、师展示收集的垃圾(矿泉水瓶、易拉罐、牙膏皮、铁钉、废旧电池、报纸、过期的药、点灯等)并提问它们的家在哪呢?

3、小组合作:游戏“给垃圾找家家”。(课件出示规则)

4、反馈、小结。

(五)课堂巩固检测。

活动四:请您把“我”送回家

1、孩子们,我们已经帮这些垃圾找到自己的家呢?可是在生活当中这些垃圾能安全回到自己的家吗?(出示人们乱丢垃圾的场景图片)

1、你想对其中的哪一幅图说点什么?

(六)课堂小结、拓展延伸。

活动六:变废为宝

1、同学们请欣赏我们在低碳行动中做的一些废旧物品回收的作品。(出示课件)

2、在我们生活当中,我们要尽量减少垃圾,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。老师展示用旧纸做的花瓶、纸牌编的篮子等。学生展示自己的废旧作品。

3、美丽的梁河靠你、考我、靠大家来美化,请看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正在美化我们的家园了。(出示视频)

3、歌谣小结:生活垃圾害处大,不能随便丢弃它。

有毒垃圾多污染,注意好好来保管。

废旧物品都是宝,回收利用少不了。

大家一起来动手,家园一定更美好。

  

(七)课外作业

1、学会分类丢垃圾。

2、尝试和家人利用废旧品做一样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。

(七)板书设计(略)